为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,厚植家国情怀,2025年7月至8月,化工与材料学院“归乡觅红迹,青春续火种”红色地标打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系列实践活动,组织学子返乡寻访江苏各地红色地标,在行走中感悟初心使命。
实践过程中,每一处红色地标都成为团队感悟初心的“活教材”。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,泛黄的《共产党宣言》首译本、1:1复刻的红船模型,搭配陈望道“墨水蘸粽子”的故事,让成员们真切感受百年前青年为信仰奋斗的热忱;靖江渡江战役纪念馆里,弹痕累累的木船与332名船工冒死运送解放军的事迹,让“人民支援前线”从课本文字变为可触摸的历史温度;南京总统府的电报手稿、常州三杰纪念馆中革命者的遗物、昆山亭林园的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石刻,以及淮海战役纪念馆的环形浮雕、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的故事,均让成员们深刻领悟红色精神内涵与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”的真谛。
返程后,团队整理实践照片、撰写心得,并在每处红色地标的留言簿上郑重写下“我们记得”。这四个字既是对革命先辈的告慰,更是新时代青年的承诺。团队成员表示,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,接过红色火种,以“强国有我”的担当在新时代征程上奋楫前行,让先辈用热血守护的家国绽放更耀眼光芒。
(化工与材料学院 朱加/文 张政、陆孟/审核)